数学思政之名人小故事
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 公共服务 >> 数学思政之名人小故事 >> 正文

张鸣镛

发布日期:2023年03月24日 13:49    点击次数:


张鸣镛(1926-1986),温州人。少年时代,他就自写一副对联:“知数理共天文一色,待天才与奈端齐飞”(奈端是当时牛顿的译名)。1942年,考入浙大数学系(当时有“东方剑桥”之称)他是能同时上中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、陈建功研习班的少数几个学生。1948年,大学毕业后,即被母校选拔为助教。他在数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,博得国内外科学界一致赞誉和钦佩。建国后,历任厦门大学讲师、教授、数学系副主任。1986年5月12日,在福建省厦门市逝世。

他主要从事函数论、势位论的研究。撰有论文《芬斯勒流空间的子空间的平均曲率》、《黎曼曲面》、《凸区域的一个遮盖定理》,著有《现代分析基础》。他经常说,对于一个数学工作者来说,要坚持做到两条:一条是打好基础;另一条是一定要学习写论文。他时常对学生们讲:在学习中要积极思考、大胆探索,决不要迷信名家,名家也免不了有错误的结果。如果能找到反例把前人的结论推翻,也是一大成果,避免后人错上加错。真正能做到如此的,一定是新时代的奋斗者!


学院地址:浙江省绍兴市群贤中路2799号  |  邮编:312000
版权所有:公共基础教育分院